咸陽古城墻始建于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,已有640余年的歷史。史書記載原城墻高2丈5尺,池深盈丈。有城門9座:東為朝陽門,西為望賢門,南為渭陽門,北為五陵門;學(xué)道門為文明門,西北門為乾清門;還有小南門、小北門、新城門。
銀川濱河黃河大橋(Binhe Yellow River Bridge in Yinchuan),是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銀川市境內(nèi)的過河通道,位于黃河水道之上,是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50個重點工程項目之一,也是中國新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
貴陽甲秀樓一般指甲秀樓。甲秀樓,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(qū)翠微巷8號,地處南明河上,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(1598年),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(shè)樓宇,歷代屢加修葺,現(xiàn)存建筑為清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重建遺存。